立体监管 筑牢城市“绿水青山”防线

   

       2019年无锡政府工作报告已于近日官宣,报告数据显示:无锡2019年生态环境稳定向好,主要入湖河道和入江支流水质首次全面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主要指标好于全太湖,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81.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长广溪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

       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意,在技术创新涌动和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新技术赋能让环保治理“明察秋毫”,无锡市依托物联网企业集聚优势,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已持续建设运行两年(2018~2019)的新吴区智慧治水项目,是全国首个大规模落地的“物联网+”治水应用项目。该项目通过布设2000+物联智能终端,实现了对全区220平方公里内1876千米雨水管道和787千米污水管道的实时监控。区排水管理部门可在智慧治水实时监测平台上查看区内排水户排水达标情况、排水管网运行负荷情况、提升泵站设施工作情况,以及污水处理厂运转情况,对全区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了然于胸。

(新吴区智慧治水实时监控平台由太湖云计算提供物联网智能终端和软件平台)

       智慧治水平台每日处理数据总量500万+、数据库总量达亿级,基于模拟计算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可通过靶向溯源发出智能预警。一旦监测到不达标的污水进入河道,平台就可根据预设的处理流程自动形成工单,即时推送至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巡河人员发现管网或河道问题,也可通过手机直接进行GPS定位和事件上报。

       治水人员的工作模式彻底改变,以往发现河水变黑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河道和排水管道的网络结构,凭借个人经验判断大致的污水排放区域,然后一个一个打开污水检查井盖察看,有时甚至要抽干某一段区域管道内的水,才能排查出问题所在,整个过程往往耗时七八个小时,甚至十数个小时。

       而现在,他们可以循平台预警,在排水户私接偷排、雨污合流、河口排水不达标等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主动出击,不必等到污染在河道显现出来后,再去被动处理。平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功能,使得问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大大缩短了工作人员的排查时间和成本。工单的智能管理与即时推送,也使得信息发布、工作协同、数据分享的效率大幅提升。

       新吴区排水主管部门、住房与建设交通局局长黄海清表示,该系统是我市规模最大的城市管理物联网平台之一,是一次城市治水的革命。适合污水管道全浸没工作环境的物联网终端、排水大数据平台和业务工作流系统,从地下、到云端,从技术、到管理,构筑了城市“绿水青山”的立体监管防线。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造福于民,才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真正意义所在。

       新吴区智慧水务项目由江苏太湖云计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智能终端设备和软件平台。公司聚焦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架构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创性的提出智慧治水解决方案,具有软硬件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太湖云计算将发挥新吴区智慧治水项目成功落地交付运营的经验,为各地智慧治水示范工程建设提供切实的支撑保障,以实际成效响应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号召,为协同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提供无限可能。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2189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