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排水泵站面临的主要业务难题:
建设:泵站缺乏统一建设标准,设备老旧、后期运维难度大等问题普遍存在,无法支撑国家三年“提质增效”的要求;
运行:泵站的运行管理主要依赖PLC自控系统和人工现场查看,设备状态存在盲区,缺乏全局风险感知;依靠人员经验调度运行,调度决策仅参考泵池液位;
运维:泵站设备运维全凭人工经验,缺乏历史数据参考;巡检纸质记录信息碎片化,巡养信息不同步,人工巡检效率低,不能合理安排和利用人力资源。
二、太湖云计算物联泵站建设思路:
1.补齐硬件短板:通过标准化的建设,统一泵站硬件设计和建设要求,补全和完善泵站的基础功能、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以满足当前和后期的业务要求。
2.安全运行,人、物全监管:为人员和设备运行提供有效的监管手段,使泵站设备能够长期、有效、安全运行。
3.智能运行,无人化管理:通过泵站本地智能终端和云端协调,在泵站运行过程中减少人力投入,实现泵站全自动运行。
4.智慧运行,以点控面:进一步提高泵站智能化水平和调度能力,结合管网数据,自动采取最有效的运行策略,降低管网运行液位,预防漫溢产生。
三、太湖云计算物联泵站建设改造解决方案“三步走”:
1.安全运行标准建设:
通过泵站安全运行标准化建设,实现泵站从人到物的安全保障,为泵站的运行、管理、运维等全过程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智能运行标准建设:
通过定制化的专用软件和部署在本地的边缘计算终端,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减少人力投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宕机时间,充分发挥设备全生命周期效能。
3.智慧运行标准建设:
通过对泵站以及前后管网流量、水质的实时监测,为泵站的调度提供辅助,实现从点(泵站)到线(泵站群),在到面(污水厂收水片区)的联合调度,最终通过提高水泵系统水量运行的灵活度和节能水平,做出适应外围运行水位的合理生产动作,从而达到既实时用足管网空间,又避免高水位风险的目标。
四、泵站标准建设成果: